含有纳米针状紫钨材料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,比此前商用的动力电池来说能更环保,更低生产费用,更符合国内动力电池制造商的发展要求。
近几年,受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退坡影响,蓄电池产品及相关电池材料的售价都在不断下滑,比如电池产品去年销售均价1.2元/Wh以上,而今年上半年则在1元/Wh以内。这让众多制造商不知所措,有的积极开发生产成本较低但生产工艺较为苛刻的高镍三元电池,有的重新复苏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等等。
高镍三元电池是一种镍、锰比例严重失衡的蓄电池,主要代表型号有NCM523,NCM622和NCM811。随着镍含量的提高与钴锰含量的下降,正极材料的比能量密度也跟着相应提高,制造成本有所减小,但热稳定性也随之下降,主要表现在电池容量衰减速度快和易发生燃烧爆炸现象。
今年6月,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大幅退坡,三元锂电池生产商成本压力骤升,刺激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复苏。与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相比,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成本、安全性能都优于它,适合为型电动车辆如公交车、电动汽车、景点游览车及混合动力车等提供能量。
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完善,国外储能研究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,其是以紫钨粉末为电极材料,既实现了生产费用的降低,又在最大限度内升高了容量。